运动员选材的五个基本步骤?
操作方法
01
1 远动员主要选材对象是青少年
02
2 竟技能力 心理 智能 技术 战术
03
3身体形态《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中只规定身高、体重、体重/身高×1000、下肢长/身高×100等项,其中后两项为重点,在符合身高、体重标准的前提下,体重/身高×1000的数值以小者为好;在符合身高的前提下,下肢长/身高×100的数值以大者为好。即中长跑运动员的形态特征是相对体重较轻,下肢较长。
上肢骨对于举重运动员选材的影响?
上肢骨对于举重运动员的选材有着重要的影响。举重运动是一项需要高强度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运动,而上肢骨骼结构会影响运动员的力量输出和运动执行效果。
以下是上肢骨对举重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因素:
1. 骨密度和骨量:骨密度和骨量增加可以提供更强的骨骼支撑和稳定性,在举重运动中承受更大的力量和压力。运动员的上肢骨质量较高,有助于保持稳定的抓握和肩关节的稳定性。
2. 骨的长度和比例:上肢骨的长度和比例可以影响运动员的lever-arm(杠杆臂)长度,即肌肉施力产生的力量杠杆的长度。一般来说,上肢骨长的运动员在举重动作中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杠杆作用,产生更大的力量输出。
3. 骨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上肢骨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以影响举重动作的执行。例如,肩关节、肘关节和手腕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抓握力和动作的成功执行非常重要。
上肢骨对于举重运动员选材具有重要影响。举重运动主要依靠上肢力量完成,上肢骨骼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决定了运动员的力量潜力。较长的上肢骨骼可以提供更大的杠杆作用,增加力量输出。此外,上肢骨骼的密度和强度也决定了运动员的抗压能力和防止骨折的能力。因此,对于举重运动员的选材来说,上肢骨骼的发育情况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青少年篮球队怎么选人?
基础选材在8-12岁的儿童中进行,越是年龄小,越是要侧重把那些健康、活泼、机灵、敏捷,尤其是身高已有优势的孩子应选拔到小学篮球训练队或业余篮球俱乐部中去。目的是形成一个人数众多、范围广泛的篮球启蒙教育与训练的群体,加大人才培养的基数。
第二、初级选材在13-18岁的少年中进行,是把那些处于青春发育期间身体的各种性状的遗传优势已经表现出来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少年选拔出来。目的是使这些符合篮球运动的特点需要的少年进入系统、严格的训练体系,为进入高水平阶段打下基础和形成一定规模的后备人才的储备。这个阶段的选材要注意到遗传基因,以某些带有先天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为主,应在广大中学范围、篮球传统学校和少年篮球俱乐部物色。
第三、中级选材是把中学和体校毕业生中既表现出先天的遗传基因优势,又在篮球训练中提高较快的少年选拔到各(职业俱乐部)青年队或大学代表队中去(相当于目前的乙级队水平),给他们创造机会,一边继续学习文化知识,一边扎实而又深入地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成为进入高水平运动队的备选人才。这个阶段选材的年龄应在19-21岁之间。
第四、高级选材的任务是选拔出类似达到甲级以上职业队水平的篮球运动员,使他们通过高水平队的竞赛,竞争进入职业篮球俱乐部,并有可能为国家队输送备选人才。这个层次的选材,先天的相对稳定的测评因素的比例相应减少,而主要检测后天的、相对变化的可控因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运动员经验选材的优点和缺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